笔趣阁 > 杀死女神(木香赵氏) > 第64回: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下)

第64回: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下)


古人有踏春的习俗,这年的清明节,虽然细雨蒙蒙,但是仍然挡不住许的佳人才子到西湖上游玩儿赏景。

        奚宣赞便跟他娘:“孩儿也想去游玩儿一番,不知道母亲大人意下如何?”

        奚母道:“你想去就去吧,只是要早点回来,免得我们担心。”

        奚宣赞肚子撑着一把油纸伞离开家,出钱塘门,过昭庆寺,往水磨头来。

        到断桥四圣观的时候,见一伙人围拢在一起闹烘烘的,不知道什么事。奚宣赞按捺不住奇,也挤进去下热闹。

        原来是一个浑身缟素的女孩儿迷踪失路。

        那女孩儿见有人询问,连忙一把扯住了奚宣赞,一个劲儿的哭哭啼啼,不肯放手,

        奚宣赞走上向前去问这女孩儿:“你是谁家女子,姓甚名谁,家居何处?”

        “女子姓白,名叫做卯奴,在湖上住。我和婆婆出来观景,不想被人群冲散,我一个人没有出来过,记不住回家的路。我认得你,就住在附近,能不能暂时收留我,等我婆婆找来。”

        奚宣赞给这个女孩儿打着伞,乘船回到涌金门家中,把事件巨细一一与母亲知晓,奚母也是古道热肠:“这是助人为乐的事,倘有人来寻,就送她回去便是。”

        自此之后,留在奚宣赞家。过了十来天,正在一起吃饭,听得门外有人吵闹,只见门前一顶四人轿,走出一个皂衣婆婆,来到奚家,见卯奴,道:“丫头,你真是担心死我了,不容易才问到这里。”

        奚母请皂衣婆婆吃茶,卯奴向皂衣婆婆道了个万福,皂衣婆婆道:“算是运气,遇到人家收留。不知道是哪个搭救你的。”

        卯奴指着奚宣赞:“是管人救我到此。”

        皂衣婆婆道:“大恩不言谢,不如请恩人到我家做客,略被薄酒以示感激之意。”

        盛情难却,奚宣赞便便告别母亲与妻子,和卯奴跟随皂衣婆婆一起,来到了四圣观侧首一座门楼。皂衣婆婆引着奚宣赞来到里面,一个白衣妇人,出来迎着他们。

        那白衣妇人见了卯奴,便问皂衣婆婆:“幸喜寻回我儿,不知道婆婆从哪里找到的?”

        皂衣婆婆道:“幸亏这位奚官人心收留保全,不然只怕要遭遇坏人伤害了。”

        白衣妇人连忙答谢不已,奚宣赞连忙垂首躬身拱手。

        白衣妇人邀奚宣赞分宾主而坐,吩咐两个青衣女童安排酒来,少顷水陆毕陈,当时一杯两盏,酒过三巡,奚宣赞大胆去观察那个白衣妇人,发现生得如花似玉,禁不住心神荡漾。

        奚宣赞正要问白衣妇人姓氏,忽然走出来一个青衣女子躬身行礼:“娘娘,今日是否只把新人换旧人?”

        白衣娘娘道:“也是,青,你快去安排来与奚官人作下酒菜。”

        没有久,只见两个力士押解一个后生过来,去了巾带,解开头发,缚在将军柱上,面前一个银盆,一把尖刀。霎时间,把刀破开肚皮,取出心肝,呈上给白衣娘娘。

        白衣娘娘斟热酒,把心肝请奚宣赞吃。奚宣赞吓得魂不附体,只推不饮。白衣娘娘便和皂衣婆婆把那生人心肝一起分吃了。虽然奚宣赞再也吃不下去,但是也不敢得罪那个娘娘,只得诚惶诚恐的陪酒。

        少顷,酒毕。白衣娘娘道:“难得官人救女一命,现在我又没了官人,愿意当你的娘子。”

        正是:春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虽然奚宣赞对娘娘的凶狠残暴心有余悸,但是仍然色迷心窍。是夜,二人携手,共入兰房。

        从此后,奚宣赞被娘娘留住下来,每日不分早晚的颠鸾倒凤巫山**。如此的纵情声色,很快令奚宣赞面黄肌瘦。

        **这回事,没有了很想,有了却又觉得无所谓。似男欢女爱,其实吃亏的只是男人,所以自古以来便有红颜祸水红粉骷髅一类的法:比如《竹林野史》有女人采阴补阳驻颜有术的故事,比如现实中也有那死在掌中舞身上的大汉皇帝。

        日的**,令奚宣赞疲惫不堪,对**失去了乐趣,加上担心有朝一日也会被柱上挖心,便对白衣娘娘道:“娘子,生离家日,非常牵挂家里的母亲,求你让我回家,过两天就回来!”

        俗话,怕什么,来什么。犹未了,只见青又来禀覆:“娘娘,今有新人到了,可换旧人?”

        白衣娘娘道:“赶快带来让老娘我颜值!”

        很快,数个力士簇拥一人至面前,白衣娘娘那人虽不似奚宣赞眉清目秀,但是长的虎背熊腰健康结实,便笑脸相迎,请那人共座饮酒。然后,吩咐取了奚宣赞的心肝给他们做下酒菜。

        奚宣赞顿时惊的三神俱裂,手脚瘫软,任由那力士绑到柱子上,就要开膛挖心。

        卯奴冲了进来,恳求道:“娘娘,奚官人曾救过卯奴一命,请饶他不死!”

        白衣娘娘道:“先用那件东西把他给我关起来,等老娘爽完以后再吧。”

        只见一个力士取出个铁笼来,把奚宣赞罩了,却似一座山压住。

        白衣娘娘自去和那后生做那档子事,你懂得。

        卯奴趁这个机会,去笼边揭起铁笼,对奚宣赞:“官人,我来救你。”

        卯奴背起奚宣赞:“官人闭上眼睛千万不要睁开,如若开眼,死于非命。”

        奚宣赞遵言闭上眼睛,耳畔只闻风雨之声,双手觉得卯奴脖项上有羽衣,虽然奇怪,却也并没有睁开眼睛。

        霎时,听得卯奴叫声:“到了!”奚宣赞开眼时,北斗斜倾,东方渐白,人已经到了钱塘门城上,只是不见了卯奴。

        邻鸡三唱,唤美人傅粉施妆;宝马频嘶,催人争赴利名场。几片晓霞连碧汉,一轮红日上扶桑。

        奚宣赞回到家,妻子开门,不由得数落道:“官人,你送女孩儿去,如何这么天不回来?叫咱娘担心的寝食难安!”

        奚母听见声音,连忙出来,见宣赞面黄肌瘦,问道:“你怎么变这样了?”

        奚宣赞悲从中来,哭道:“差点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奚宣赞便把这许天的离奇遭遇一五一十来出来,虽然又惊又怕,但是奚母并没有乱了分寸,为了安全起见,寻得一闲房,在昭庆寺弯,选个吉日良时,搬去居住。从此倒也安然无事,一时无话,不提。

        光阴迅速,尤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又是一年,清明将至。奚宣赞叹道:“去年今日西湖中,遇见白衣娘娘,如今已是一年了。”奚母劝道:“你不要了伤疤忘了疼,千万不要去西湖玩儿了。”

        奚宣赞拿了弓弩,出屋后去柳树边打鸟,听见树上一个鸟叫,到是一只昏鸦,奚宣赞弯弓搭箭,一箭射去,应声落地。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那只鸟落到地上并没有掉,挣扎着跳了几下。

        奚宣赞正要打算上前去捡,那只昏鸦竟然像有了变化,迟疑间,已经变成个着皂衣的婆婆,正是去年见的那个。

        皂衣婆婆道:“原来是你。”

        奚宣赞惊声:“原来是你。!”

        奚宣赞转身就要逃跑,只听那婆婆道“想跑?没门。”

        皂衣婆婆大喝道:“下来!”只见空中突然坠下一辆车来,中有数个力士。

        皂衣婆婆命令力士把奚宣赞捉入车中。

        香车腾空而起,带着他们又来到了日四圣观山门楼前,这才缓缓坠落。

        皂衣婆婆带着奚宣赞到殿前,殿上走来那个依然美艳动人的白衣娘娘来,媚眼含笑道:“官人,你这一去不回,你可想死我了!”

        奚宣赞却是害怕的不得了,连忙恳求道:“当日只是生思家心切,望娘子饶命!”

        白衣娘娘笑盈盈道:“把官人吓得,我只是想跟你做对夫妻。”

        不知道是心存侥幸,还是迫不得已,奚宣赞又留下来和娘娘开始了醉生梦死的荒淫无道。

        奚宣赞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日,所以,觉得和娘娘关系打得火热,便又找个机会,心翼翼的请求:“娘子,家母年事已高,生日不归,恐怕会让老人家牵挂。”

        白衣娘娘听了,问道:“怎么,这么的生活,你还想走?”

        奚宣赞连忙跪倒,战战兢兢的:“生只是想回家报个平安。”

        白衣娘娘柳眉倒竖,杏眼圆睁道:“你还想回去?!来人,与我绑了。”

        力士又涌进来,上前把奚把宣赞拖走,依旧绑在将军柱上。

        奚宣赞大声呼喊“卯奴救命”,卯奴闻听,仍然向白衣娘娘求情:“娘娘,奚官人曾救过卯奴一命,请饶他不死!”

        白衣娘娘笑吟吟的道:“别了,就算他对你有救命之恩,你上回已经救他一命,也算两不相欠。”

        卯奴仍然跪下不起,请求不已。

        白衣娘娘打断卯奴,怒道:“贱人,不要再了!这次必定结果他的性命。”

        卯奴状,急忙冲到笼边,揭起铁笼道:“官人莫怕,我来救你,闭上眼睛抱着我。”

        奚宣赞再次抱了卯奴,耳边听得风雨之声。

        忽然,卯奴奚宣赞丢了下,正落在芦苇荡内。

        奚宣赞睁开眼,只见芦苇,不见卯奴,连声大喊救命。

        有渔夫人闻声赶来,搭救了奚宣赞。并把他送回了家。奚母大喜,酒菜招待一番,二人自去,不提。

        奚宣赞又把遭遇告诉母亲,母亲大人道:“我儿,此后千万不要再出门了。”

        一家人忧心忡忡,惶恐不可终日。一日,奚母正在踌躇是否再次搬家,搬到哪儿,忽见帘子卷起,一个道人来访。

        奚母定睛一,欢喜不跌,这道人正是奚统制的弟弟奚真人从龙虎山学道归来。

        奚母连忙喊奚宣赞出来拜叔叔,安排酒食,请真人用膳。

        席间,奚真人道:“我见城西有一股黑气腾空而起,必有妖孽缠人,特来察,不想正是自家。”

        奚母便让奚宣赞把自己的离奇遭遇诉,奚真人闻言,惊道:“没想到这三个妖怪竟然纠缠不休。我明日在四圣观散符,你就写张投坛状来,我定当断此怪物。”

        越明日,奚母同奚宣赞安排香纸,写了投坛状,径到四圣观去见奚真人。

        奚真人收状子了,先给奚宣赞吃了符水,吐了妖涎,然后道:“今晚,我将斩妖除魔。”

        且,未几,天色将晚,奚真人点起灯烛,烧起香来,念念有词,然后把道符烧了。只见起一阵风。风过处,一员神将出现在眼前。

        神将喝喏:“真人有何法旨?”

        奚真人道:“速去湖中捉拿三个怪物来此!”

        神将唱喏,去不时,带回了三个人来,正是卯奴、皂衣婆婆和白衣娘娘。

        奚真人道:“你们这些妖怪,竟敢缠害命官之子,真是不知死活?还不于我速速现形,更待何时。”

        白衣娘娘道:“禀告真人,我们并没有伤害他的性命,万望饶命。”

        奚真人只是仍然喝道:“与吾现形!”

        卯奴对奚宣赞道:“官人,我们并没有伤害你,你帮我劝他,不要让我们现出原形了!”

        奚宣赞没有话。没有话。没有话。

        奚真人叫天将去打。不打万事皆休,那里打了几下,只见卯奴变成了乌鸡,婆子是个水獭,白衣娘子是条白蛇。

        奚真人取铁罐来,捉此三个怪物,盛在里面。封了口,把符压住,安在湖中心。并造成三个石塔,镇住三怪于湖内。至今古迹遗踪尚在。

        奚宣赞随了叔叔,与母亲在俗出家,百年而终。

        这本书的名字叫《清平山堂话本》,这段话的名字叫《西湖三塔记》,也许有很人没有听过,也许觉得这个故事似曾相识。到明朝冯梦龙的话本集《警世通言》收录的时候,话本名字已经改成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主人公的名字也改成了许宣或许仙,不过时间和地点基本没改动,仍然是宋朝的江浙一代。然后,到了清代这个故事演变成型,《白蛇传》问世。

        正是: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欲知后事如何,且下回分解。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49822/92227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