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杀死女神(木香赵氏) > 第69回: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上)

第69回: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上)


第69回: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

        上回书到青阳和女修,与生等人辞别。

        众所周知,天皇伏羲和地皇女娲兄妹繁衍了整个人类,天皇伏羲和地皇女娲的一个儿子乘龙繁衍了白龙族和东女族以及留身谷,而青阳和女修也繁衍了赢氏和秦氏以及赵氏三个氏族。乘龙三族后来濒临灭绝,女修三族反而愈加壮大起来。

        在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上有两条:

        一“《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也,则秦、赵宜祖少昊氏。”

        二“女修,颛顼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业。其父不着。而秦、赵以母族而祖颛顼,非生人之义也。”

        这两段记载一赢、秦、赵起源于西方大后少皋,但是又起源于北方大后颛顼的孙女女修,不知道父亲是谁。大概是一直有这两种法,作者无法验证真假,所以全部照实记录。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颛顼氏之裔孙曰女脩,吞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

        的是:北方大后颛顼的后代孙女(一女儿),名叫女修。女修织布的时候,有一只燕子掉落一颗蛋,女修把它吞食了,生下儿子,名叫大业。大业即皋陶,

        据《旧志》、《左传》记载:皋陶是舜、禹时期的士、士师、大理官,即司法长官,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官。皋陶,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他也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所以皋陶被后人神话为狱神。

        皋陶曾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

        皋陶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儿,名叫女华,女华生下大费。大费即伯益。

        其长子伯益原是舜的畜马官,因养马有功被赐于赢姓的同时,还把自己本族姚姓的女子嫁伯益为妻。后来,伯益因功又是被封到秦邑,号称秦赢,威震四海的秦始皇赢政就是皋陶长子之后。姚女后来为伯益生下两子。长子大廉,因继承了父亲驯鸟兽的技巧,被称为鸟俗氏,赵氏是其直接的传人;次子若木,为费氏。

        按公认的正史《史记》记载:

        大费辅助夏禹治理水土。治水成功后,舜为表彰禹的功劳,赐给他一块黑色的玉圭。禹接受了赏赐,:“治水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也是因为有大费做助手。”舜:“啊!大费,你帮助禹治水成功!我赐你一副黑色的旌旗飘带。你的后代将会兴旺昌盛。”于是把一个姓姚的美女嫁给他。大费行拜礼接受了赏赐,为舜帝驯养禽兽,禽兽大驯服,这个人就是柏翳。舜赐他姓嬴。

        大费以姚姓之女为妻生大廉和若木。其次子若木,这就是费氏。在夏启九年被封在徐(今淮河流域,郯城一带)。费氏的玄孙叫费昌,他的子孙有的住在中原地区,有的住在夷狄那里。费昌正处在夏桀的时候,他离开夏国,归附商汤,给商汤驾车,在鸣条打败了夏桀。

        长子名叫大廉,这就是鸟俗氏。大廉的后人因干活兢兢业业,受到商帝太戊的赏识,被封为诸侯。

        大廉的玄孙曰孟戏、中衍,身体长得很象鸟,但人话。太戊听了他们,想让他们给自己驾车,就去占卜,卦相吉利,“遂致使御而妻之。”赵氏祖先遂成为国君的近臣,理所当然也受宠爱,“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赢姓显,遂为诸侯。”

        赵氏祖先还担当起守卫边疆的重任,中衍的“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

        [另外还有一种不同的法,皋陶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若木就是伯益。伯益之子中潏,即仲滑,生蜚廉。]

        中潏子名蜚廉,又名飞廉,“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是个飞毛腿。楚人认为他就是风伯。

        蜚廉的儿子恶来,也有书是叫恶来革,是个大力士,可以赤手搏杀猛虎。所以他们父子二人都受到了殷纣王的重用。魏武帝曹操为了形容典韦的勇猛,称之以“古之恶来”。

        周武王兴兵伐纣时,恶来因忠于纣王被杀。恶来的子嗣就是女防,是秦国第一任君主秦非子的高祖父,秦始皇的三十五世祖。

        《庄子》集释:龙逢比干,外篇已解。箕子,殷纣之庶叔也,忠谏不从,俱纣之害,所以佯狂,亦终不面杀戮。恶来纣之嬣臣,毕志从纣,所以俱亡。

        《封神演义》中,他被描写为当时的嬖臣。继费中助纣王综理朝政。为人刁钻奸猾,翻云覆雨。善诋毁他人,喜进谗言。纣王听之信之,枉杀无辜。

        当时,蜚廉为纣出使北方,回来时,因纣已死,没有地方禀报,就在霍太山(今霍山,山西霍县东南)筑起祭坛向纣王报告,祭祀时获得一幅石棺,石棺上刻的字:“天帝命令你不参与殷朝的灾乱,赐给你一口石棺,以光耀你的氏族。”蜚廉死后,就埋葬在霍太山。

        后世布拉格的先知卡夫卡,曾对信使这一行当作过如下描述:“使者立即踏上他的途程;他是一个有体力,不疲乏的人。一下用右臂推,一下用左臂推,他从人群中为自己推开一条道路来;假使他遇到了阻碍,他就指着自己的胸前,那儿闪耀着太阳的象征;这路,对于他比对于其他的任何人要容易走。”

        活脱脱就是蜚廉的写照:蜚廉策马疾行,帝国的藩属心有别属,与三公之一的西伯勾结谋叛,不怀意地阻碍时,蜚廉“就指着自己的胸前,那儿闪耀着太阳的象征”——太阳正是殷商先祖,少昊部落的图腾!先知就是先知,他们的光芒闪烁在任何一个时代,甚至可以穿越三千年的时间隧道,穿越千里万里的空间距离,直指本质。蜚廉很聪明,可能跟他常年远行有关。他见识广,视野开阔,思想解放,眼纣王无道,遂找了个为纣王寻找神石棺的借口,提前申请退休,隐居于霍太山,侥幸避过殷商亡国的杀身之祸。

        蜚廉另有一子,就是恶来的弟弟季胜,是赵国的祖先。

        季胜之子孟增“幸于周成王”,被赐名皋狼。

        皋狼有子衡父。

        衡父生了造父。造父因善于识马、养马、驾马而深受周穆王的宠幸。周穆王获得名叫骥、温骊、骅骝、騄耳的四匹骏马,造父驾车伴周穆王去昆仑山见西王母的时候,徐国的徐偃王举兵叛乱。“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以救乱”。由于造父给缪王驾车,兼程驱赶回周朝,日行千里,平定了叛乱。为表彰造父平叛中驾车有功,周穆王把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赐封给造父,造父一族由此自称赵氏。

        造父的第十二世孙,也是叔带的四世孙,是赵公明,“公明生共孟和赵夙,赵夙生赵衰。”人称之为“赵公元帅”,传赵公明本是在终南山修道,得道后才被封为财神。

        自蜚廉生季胜以来经过五代直到造父时,才另外分出来居住在赵城。春秋晋国大夫越衰就是他的后代。

        蜚廉的儿子恶来革,有个儿子叫女防。女防生了旁皋,旁皋生了太几,太几生了大骆,大骆生了非子。都因为造父受到周王的恩宠,所以他们也住在赵城,姓赵。

        女修生皋陶,皋陶生伯益,伯益就是赢姓的始祖。古之所谓秦赵同宗盖出于赢氏伯益的后代风伯蜚廉:蜚廉长子恶来为秦宗,蜚廉次子季胜为赵祖。

        “赵”繁体字写作“趙”,汉代许慎在《文解字》中释其义:“趋赵也,从走,肖声。”“赵”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声”,“走”与“肖”二宇结合为“赵”字。赵的含义即是亲近的随从仆人。


  (https://www.shengyanxs.com/read/49822/92227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engyanxs.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shengyanxs.com